20世纪50年代后,需要进行热补偿的管道逐渐被金属膨胀节所代替。60年代发展起来的流化催化裂化技术,由于装置大型化,操作温度和压力增大,两器催化剂循环的大弯管满足不了要求,也被淘汰,改用了金属膨胀节代替。
初,金属膨胀节在热电厂管道系统使用较多。由于制造技术的落后,缺乏膨胀节设计原理,在高温承压管系使用较少。20世纪50年代后期,航天、石化、热电工业发展很快,对膨胀节的需求量增大,一些工业发达,美国、日本、前苏联及西欧各国,都展开了对膨胀理论的深入研究,制定了各国自行的膨胀节设计标准。同时金属膨胀节波纹管的成形制造技术也有较大的提高,而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系列产品。
金属膨胀节已不再作为仅仅是一个可伸缩性的管道软接头,而是成为一个同时可以吸收轴向、横向、弯曲热位移的独立部件。特别是到20世纪60年代,由于世界能源的紧缺,重油催化裂化的发展,以烟气透平(烟机)发电回收高温烟气能量的技术成功和工业化应用,大直径高温烟道纵横交错,烟道的直径超过2m,膨胀节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随着金属膨胀节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,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,研究工作从单一的应力评定指标,开始对金属膨胀节的强度、失稳、疲劳、材料等综合进行试验和评定。20世纪70年代,引入计算机有限元分析,对膨胀节各项应力进行计算,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,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开展,使公式计算加符合实际情况。